曲目名稱
包公審小二(三)
日東唱片成立於一九三七年,由呂王平負責發行業務,灌錄出版許多台語流行歌和歌仔戲唱片。
一九三零年代臺灣唱片公司林立,許多愛好歌仔戲曲的人,就藉由唱片的重複播放聆聽欣賞,學習唱曲、娛樂生活,使得新款歌仔戲的流行速度加快。
當年歌仔戲從發跡地宜蘭鄉下走進台北都會,能夠造成廣大流行,新興科技唱片出版居功厥偉。
今日聆聽這些唱片可以觀察的層面包括:歌仔戲演唱藝術、重要人才明星資源、伴奏樂器、時代人情、台語對白、劇本編寫等等各方面的發展。
日治時代臺灣本土唱片公司在製作錄音技術遠遠不如主流國際唱片公司,由於這些唱片公司發行量很少,能留存至今非常稀有,是很珍貴的臺灣音樂歷史文獻。
在日章旗下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政府隨即發起「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當年九月由內閣情報部門主導企劃製作軍歌《愛國行進曲》,五大唱片公司配合軍國主義政策,於隔年一月起陸續出版各類型演唱及演奏曲軍歌唱片。
在《愛國行進曲》引發流行熱潮之後,各式各樣的時局歌曲及軍歌唱片紛紛出籠,臺灣總督府也開始募集及撰定時局愛國歌曲。
一九三八年五月臺灣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本部,開始在臺灣公開募集《臺灣行進曲》歌曲創作,最後由新竹州竹南庄的臺籍人士陳炎興獲得創作首獎,五大唱片公司仿照《愛國行進曲》模式,加緊腳步製作灌錄《臺灣行進曲》唱片。
一九三八年九月三日上午,各大唱片公司人員一百多人,白天在臺北市舉辦發表歌曲遊行活動,夜晚則選定在臺北公會堂共同召開唱片發表會。
在《臺灣行進曲》發表之後,一首接一首,一張接一張軍歌唱片發行,軍歌和時局歌曲的創作蔚為風潮,鄧雨賢也寫了幾首時局歌曲發表,許多台語流行歌曲也被改編為日語版時局愛國軍歌。
藝術也是戰爭的武器,是這個瘋狂時代的口號。